Best Resolution: 1024 X 768          最佳解析度: 1024 X 768         Latest Update: 2007/09/01        c 2007, Nina Lin
 
 
 
 
 
To contact me
與我聯絡

Email電子信箱: r92224104@ntu.edu.tw
Phone電話:
+886 2 23697648
Fax傳真:
+886 2 23644625
Address地址:
R319,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o. 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17
Taiwan, R.O.C.
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319室

 

醫療化與消費全球化

醫療化Medicalization

醫療化有兩個意涵,一是在醫學的範圍內,醫學權威介入了原先是以外行及普通常識的理解和方法主要地位的領域,例如在生育方面,按醫學界的參照標準便會貶低女性的看法,強調要有醫學專業人員做出主動的安排以便減少母子的危險,同時又強調要根據專業標準評估醫師助產的成功。二是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把不良的行為看成需要醫師介入的病態,於是便把醫學診斷的領域擴充到政治、道德和社會領域。


疾病的醫療化是西方醫學擴張的結果,特別是藥物發展日漸進步後,會將疾病置於醫學而非其他宗教或社會的領域中來治療。醫療化可以解釋許多人類行圍,比方說同性戀,許多心理疾病漸漸會給與生理上的歸因,而給予治療。社會學對醫療化的批評在於,過度重視醫療權威的結果,讓人們忽略了其他社會文化的因素,並且給某些社會控制合法的借口。此外,醫學也一再經由醫療化的過程擴張其權力,甚至介入了許多私人的領域,如上述的生產,或是死亡等。這會導致在追求專業精神的同時,卻忽略了何謂「人本精神」,也就是追求醫學上的效率,卻忽視了「人」本身。


但也有相反的意見,認為社會學對醫療化的批評過度強調醫學的社會控制價值,忽略了醫務工作本身的社會價值,也就是,醫學仍舊解決了許多人類生活的難題與困境。但是惡會學對醫療化的批評仍然很有價值,因為它專注於專業權力和意識型態所占據的主導地位。

接下來我們要以一個案例討論醫療化的利與弊。如果要票選去年在台灣發生的大事,除了關心政治人物的動向外,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藍色小藥丸的上市吧!它在臺灣刮起了一陣旋風,一時間,人人聞之色變,只想打聽清楚它的功效以及市價如何。好不容易,在本年三月一日,「威而剛」終於正事上市啦!而一時之間,泌尿科掛診的人數暴增,人人都自稱房事不順,家家皆謂婚姻不夠幸福美滿,總之,就是想來一顆試試看就對了!而黑市的價格亦隨之水漲船高,同重的「威而剛」貴比同重的黃金已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接連幾天,新聞等媒體也出現各式各樣以關服用威而剛後的後座力報導,偃然有種砭諷時事得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凡是青春期以上的男男女女,誰都會對威而剛的新聞多看個兩眼,原因何在?


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以後用不用得到啊!


這裡我們要討論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什麼使得我們這麼重視性事?聽過一個說法是:凡是為人總歸有三種慾望:食慾、睡慾、性慾。而它們的重要性也是如此依序排列的,也就是說,當食慾不滿足時不會有睡慾,睡慾不滿足時難以產生性慾。不過當我們看向當今台灣社會的現像時,不禁要懷疑這種說法的正確性。特別對男性同胞而言,性功能障礙似乎是一輩子揮不去的夢靨,匴擔心者,不是「舉而不堅」的問題,就是「射而無精」;所憂慮者,若非「陽萎」,則為「早洩」。對青少年而言,「君子慎獨」始終是個難以啟齒的怪異形為,對壯年人而言,「外強中乾」可以是朋友間引發重重殺機的肇因;對老年人而言,「後繼無力」則讓他們自認已成了風燭殘年,引不起認何掙扎生存下去的欲望。由此可見,性事誰人知,卻又誰人不知?


翻開有「臺灣金賽」之美譽的臺大醫學院教授江萬暄所著的《我們的性III:性問題》一書,會發現全書261頁中,有150頁是在說男性的性無能問題,超過了篇幅的二分之一(最後一章的「性傳染疾病」尚不在內)。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我們的性問題真的這麼多,抑或是醫學的發達突顯(誇大?)了我們的性問題?

性事醫療化後的利與弊

將性事,特別是中國人向來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性事公開討論,而且不限於對男女生殖器的介紹,還包括對整個性交過程的描寫以及建議,是到這十多年來才有的。我記得我國一時,健康教育科老師還跟我們提到,在他年青輕求學時,到書店買了一本跟性有關的書,但是回到家中,發現男女生殖器的示意圖被撕走了。這件事顯示了在當時,性仍是一件受到壓抑的事,所有這方面的知識,自父母那裡得到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偷偷摸摸地吸收,因為甚至將這樣一本書拿去櫃檯繳費,都會引來難以忍受的異樣眼光。然而時局變遷,我居然可以大氣不喘一下、臉不紅色不改地自圖書館借來各式各樣的,過去是「淫書」,現在則稱為「性學大全」的書本。所以,就像醫學給過動症兒的父母一個「no fault」的科學化解釋,醫學同樣也賦予了「性」這回事一個科學的外貌,讓我們可以好像在討論暖流與寒流變化一樣來討論勃起跟高潮等等問題。而不可否認的,有一些十分錯誤的概念,比方對自慰的錯誤認之,以及何以會有勃起困難等等議題,給予了科學性的解決方法。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便是對自慰的解釋。以往,有「遺精」問題的人上中醫求診,會得到這樣一番精彩的解說:

「『滑精』就是『精門』鬆弛,無法固守,精液容易滑失。這是因為病人性慾強烈,自幼手淫或者年輕縱慾,一見美色起邪念,精液就會滑流。到後來,甚至沒有女色也會滑精,像大小便用力等。這種病會引起精神萎靡、容易盜汗、面黃肌瘦、腰酸背痛、眼眶深陷,最後會因腎虛而有生命危險。」

但是在一個醫療化社會,我們得到的解說如下:

「男性骨盆腔內有貯精囊、攝護腺這些充滿靜脈叢的器官,如果血液循環不好,會引起靜脈血滯留,使這些器官鬱血。久而久之,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會陰部酸疼,肛門內發燒脹,陰囊內腫脹抽疼的感覺、尿道口怪怪的,甚至頻尿小便不爽快,還有就是射精疼痛,以及我們描述過各種『滑精』情形。」

從這前後兩個版本,我們可以看到性事醫療化後,以往我們羞於啟齒的房事,被賦予各種科學化面貌,其中的各種專有醫學名辭,生物體器官的名稱,以及不帶有任何顏色的說明,讓一直覺得性是件骯髒事的中國人們,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瞭解謎樣的性:「我這是在研究學問啊!我可不是在做什麼不可告人的壞事!」

這樣公開討論的優點為何呢?我想,經由這樣的討論及科學化的驗證,許多過去聞之色變的事,可以由實證數據來說真話,來告訴我們以生物的觀點,有很多事是不用太杞人憂天的,尤其是男性對「那話兒」的各種臆度,若不是有科學根據來告訴我們什麼樣是「合於標準」,許多人可能會自卑一輩子吧!(畢竟,能有機會看到各式各樣性器,這在泌尿科發達之前是做不出來的吧!)

還有一個優點,是讓人們漸漸習於對性事的討論,不管是在房事上,或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期發展,人們都可以有一個更開放更坦然的態度。這反映在什麼事上最為明顯呢?就是性病的防治。在以往,性是一大忌諱,是屬於「家醜」的範圍之一,因此,就算尋花問柳得了「花柳病」,再如何疼痛難忍,也不能稍有聲張。不知有多少「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男子女子就在這種一時偷歡下葬送了性命!更不用說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愛滋病侵襲人類的今天,如果對性還處在一種曖昧難伸的狀況,恐怕傳染的情形會更加隱晦且嚴重,而人類也就不用擔心日後會「人口爆炸」了!

總歸來說,性事醫療化對人類生活的三個貢獻是:

(1) 以「科學化」、「理性化」的言詞描述性行為,而更能為大眾所接受且有討論的空間
(2) 對性事的科學與實證研究,所累積的資料超越了以往個人的經驗,充分地減低性障礙者的焦慮,以及提供對性方面的正確知識,增進了個人及家庭幸福
(3) 由於性病有一定程度的私密性,因此在性病的防治方面,醫療化的結果讓性疾病有效地被阻遏,有別以往有口難言,托延了就醫時間而傳染更多人。這在二十世紀愛滋病的防治上是一大重點

討論完優點就要來談缺點。或許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了,就是自藍色小藥丸上市後,人們對房事越來越津津樂道,但是卻發現真正的癥結,或許並不在舉不舉得起來的問題。比方說,在臺灣日報五月二十六日的讀者投書就寫道:

「我們夫妻用了威而剛,但是在雙方溝通不良的情形下,為性而性,其實說什麼要增進家庭婚姻的幸福,都是騙人的。威而剛真的有效嗎?或許夫妻之間真正需要的,不只是在性方面的琴瑟和鳴,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溝通,在這個前提下,藍色小藥丸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功能。」

還有一個我一樣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一個老翁在萬華區被發現胸中一刀而身亡。後來警方在同一地帶逮到一名中年流鶯,其行跡可遺,帶回偵訊後發現與該老翁的死因有關。在仔細盤問下,該流鶯才道出,原來那老翁因為在黑市買到威而剛,急著想證明自己雄風未減,於是與那名流鶯交易,並且「要了」好多次還不滿足,並且對該流鶯有修辱的行為及言語,終於讓該留鶯在忍無可忍得情況下,失手殺了該老翁。這又是一起因藍色小藥丸釀成的悲劇。

深入到威而剛的例子中,我可以發現,它所代表的的正是另一個醫學深度介入人類私人行為的例子。我們不禁要想,「性」對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真有那麼大的意義嗎?難道在床上的所向披靡真的就保證了家庭的和諧?成為床上的奧運選手就表示了個人的人際關係圓滿?Rollo May在他的《Love And Will》(1969)中寫道「在現有的社會與生物學的模式裡,我們對愛的觀念被誤導了—認為性愛的目的在獲得高潮;法國有一句諺語,引用到性愛上或許更有幾分真理:『慾望的目的不在於慾望本身的滿足,而是慾望本身的延伸。』」因此,隨著醫藥科技日漸發達,尤其是像這種治療陽萎的特效藥,它所強調的勃起強力功效,一再地將人對「家庭幸福」的定義導向小小的一張床上,認為只要琴瑟和鳴,家庭就會美滿。我想很多家庭諮詢專家都指出,在夫妻雙方爭吵時,最忌諱在床上解決,因為這種解決不是真正地解決,而是暫時地麻醉了,當藥效退時,只會感到更多的疼痛。在欠缺良好溝通管道下,一味地追求性事上的相配,等於是把矛頭指向錯誤的方向,永遠都不能命中鵠的。

性事醫療化另一個後果是,增加性上有功能缺陷者的焦慮,尤其是其所使用的專業術語,讓性成為一種很重要、不容忽視、是生活中一個極度重要面相的事。因此,只要有任何困擾,都當要立時解決,否則就有如親自毀了一生的幸福。而人們對於被貼上「性無能」與「性冷感」標籤的男男女女,也會帶有一種嘲笑的眼光,有如他們在德行與身體上都有某種缺陷。但是,我們要問的是,「性」,真的那麼重要嗎?

記得林徽音告訴過徐志摩,「讓我們就維持伯拉圖式的愛吧!」有性的生活固然是很好,但其實,它有時也讓我們失去了分享其他事情的能力。尤其因為性造成的焦慮,在現代醫學的誇大後,讓人們更無法安心享受生活中的其他面相。多的是那種性事不協調,最後夫妻其中一方耐不住寂寞,終於向外尋求發展,最後毀了一段姻緣,都是為了跨下兩腿間的愉悅。難道,夫欺間除了性,沒有別的東西值得分享了嗎?究竟性是真的那麼重要,還是醫學的發展誇大了它呢?

因此,縱觀性事醫療化的缺點,可以歸納為下列兩項:

(1) 讓人們重視性而忽略了溝通,以及其他在夫妻與個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幸福因子,如心事的分享,以及共同興趣的培養。許多把婚姻破裂的原因歸到性生活不滿足,性成為不忠實的藉口。
(2) 讓性功能缺陷者感到極端焦慮,甚至人們對性無能與性冷感的人會有一種歧視與恥笑性的態度,認為那是見不得人的缺點。也就是這些人被貼上標籤,有如肢體上的殘廢一樣,失去了做男人或做女人的資格,也有如道德上有污點,已經不是個完整的人。這些人的其他人格特質都被忽略了。

結論

基本上,我認為在性方面,醫療化的結果是利多於弊,畢竟,是醫學的發展讓我們脫離了種種愚昧無知的信仰,瞭解到享受愉悅的性關係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面對社會上越來越多「為性而性」的現狀,毫不重視人際關係的培養,只想追求「瞬息快樂」,而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只有希望我們社會的性教育能給予更成熟的知識。許多研究都發現,即使性行為時無法得到高潮,雙方依然可以自其中得到快樂,原因在於,「性」已經超越了身體接觸的範圍,而是作為想要對所愛的人更進一步的、在精神層次之上的認識。我們只希望,現代醫學對性的重要性的吹擂,不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倒果為因,而是更加體認到正確性知識的重要,並自性這件事中得到真正的滿足。

消費的全球化The Globalization Of Consumption

消費的全球化,指涉的就是今日人們消費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商品的此一趨勢。這個情形在第一世界的國家尤其顯著,因為大部分第三世界的國家無能力消費舶來品,除了少數的上層階級,以及人數逐漸擴充中的中產階級。

在討論消費的全球化之前,我們要先來看看,到底「消費」此一行為,在人類生活上何以扮有一定程度的角。從古到今,人們總是消費著,不管是在初民社會中用貝殼換取肉乳,或是今天年青的少男少女們持著塑膠貨幣來買流行服飾。到底,學者們是以什麼樣的觀點在看「消費」這個行為呢?

消費社會學的觀點

基本上,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消費的概念,是必需要考慮到個人的消費是如何受到群體的影響,以及群體的消費是如何受到他們之間的內部動態性的影響。更特別的是,個人的消費可以視為是會受到那些在家庭、社會階級、種族、生活方式、朋友、職業團體和參考團體中之成員的影響的結果。相反地,這些團體會根據其人口組成的特性、社會地位、資源基礎、階級地位和雄心,以及對自我、社會和世界的觀念來表現出整體性的消費型態的特徵。

基於歷史上研究的需要,主要的研究領域應包含:消費是如何對階級與家庭此二群體的轉型產生作用;或者是說,消費是如何受到階級與家庭此二群體繼續不斷地轉型而改變。首先討論階級。在十六世紀初,西歐是一個界定嚴格且地位組織十分清楚的社會,其社會流動性極低,因而個人消費行為大都是由其在整個社會階層中的位置(即階級身份)所決定;同時,這種社會階層的存在鼓勵了一般人去羨慕較高階層所使用的一切創心性產品。可是,到了本世紀初,此一社會組織體系產生了重大的轉換,不但階級身份很難去界定,甚至更困難去評估它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開始有人認為「階級」概念本身在學院中是一個危險的想法。同時,除了階級以外之若干新的群體與影響力也開始對於消費者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次文化團體、種族、生活方式、意見領袖等向度是何時以及如何開事始影響消費者的偏好,開始成為研究的重點。

關於階級的問題,尚有其他研究的主題。其中之一乃是消費者的角色有助規範且界定社會流動性。因為,第一,物品在整個社會的流動中扮演一個很重要守門人的角色。個人往往在未擁有某些物品時,就無法確定其地位。第二,物品在社會流動中也扮演一個「操弄性」的角色。例如:一個擁有幾世紀珍貴物品的家庭,將會取得高貴顯赫的合法性地位。第三,可能的話,某些消費型態將可提供某些階級成員當做社會流動的替代品。第四,消費性物品可以作為那些期待別人生活方式的人們一種所謂「文化的入門之物」,亦即物品會帶有某些意義和價值,而促使某一階級的人們足以去社會化或控制他人。總之,上述理由均在表明消費與階級之間的關係。

另一研究主題是階級的轉型、西方世界的相對民主化後所伴隨而來的消費民主化。很明顯的,如果從十八、十九世紀開始發生的消費民主化對於整個社會民主化的貢獻此一角度看來,消費的確是有助於影響到階級的概念與實踐,而非階級影響消費。

其次討論家庭。我們知道,家庭作為一個群體執行影響個人的本質已有了重大的改變。在過去,階級身份是由家庭成員的地位來做中介,個人經由他出生或結婚的家庭來決定歸屬其階級身份。因此,對商品的選擇,尤其是會影響到社會地位的商品,家庭乃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消費單位。可是,到了現代,家庭做為一個主要的消費群體單位的現像已逐漸淡薄,此一趨勢的結果,乃造成個人逐漸地不再隸屬於群體,而開始取得新的自主地位,慢慢地,個人舊逐漸變成越來越有自主權的消費者,亦即他們在商品的購買上較少直接受到家庭及其隸屬的社會地位的影響與決定。由此可知,從消費歷史的目的來看,消費型態如何從以家庭為重心轉變到以個人為重心,乃成為研究的焦點。

最後討論社會地位。這裡必需注意的是,社會地位雖然是消費歷史產生演變的動力之一,但是卻不可過份地強調它的重要性。因為消費性物品所夾帶的一大堆文化意義往往會超過消費者本身的社會地位,而且消費性物品也往往會被賦予遠超過社會競爭的文化目的。因此,從社會地位的觀點來討論其對消費意義的轉變上的重要性時,應該採以比較保留的態度。

以下就P. Bourdieu的理論來看社會學家如何透視消費行為的方式:

P. Bourdieu在1984年出版的《區別(Distinction)》一書中,提出「生活方式空間(the space of lifestyle)」的觀點,他認為不同職業、不同社會地位的團體在擁有資本的數量與組成上會有不同,而平常喜歡的生活項目與空間也會有差異。例如,工廠老版、企業老版擁有較多的經濟資本,對於商業餐飲、進口車、拍賣會、第二個家庭、網球、滑水等活動具有較明顯的品味偏好;而高等教育家庭、藝術家、中學老師擁有較多的文化資本,對於前衛派式的歡宴、外國語言、西洋棋、過獨身生活、爬山等活動有較明顯的品味偏好;在經濟與文化資本都偏低的半技術、技術、非技術工人,則對於足球、馬鈴薯、平價位的紅酒、看球賽、公開舞會較有明顯偏好。易言之,特定的品味、消費偏好、生活方式均與特定的職業、階級結構有一定的對應關係。而在此一對應關係的發展中,就會在不同類別的消費者心目中形成所謂的自我意識,此一自我意識乃在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對應空間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Bourdieu理論的特色與重要性在於他對「日常生活實踐(practice)」的建構與強調。他認為有一結構在統轄著人們日常生活實踐的進行,此一結構即:習性+資本+活動領域=日常生活實踐的進行。他以此一結構說明我們為何會表現出某類型的消費品味和生活風格:

1. 習性habits:
Bourdieu指出,同一階級的行動者只所以會有特定的消費品味,而在各消費物品和行為上表現出特定的生活風格,乃因為他或他們具有相同的思維結構與相同的習性。具有特定品味的人,不但知道如何選擇能夠表現出其社會地位的消費品及行為,也會知道那些物品和行為是屬於哪一階級的。而且,具有特定品味的人在選擇這些消費物品與行為時,大多會依照風格的選擇親近性原則進行,在各消費領域裡,都會表現出一致的喜好,即行動者在某些消費領域中有某種品味,在其他領域中也會有類似的品味。因此,人們選擇與自己所處的社會空間很搭調的商品,並且在各領域表現出相同的習性,也成就了某種品味。

2.資本capital:
在Bourdieu的觀點看來,整個社會是一個經濟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實踐都應該被看做是經濟的實踐。而且,我們所追求的經濟利益不只有如金錢等的物質利益,也包括如名譽等的象徵利益。而 Bourdieu認為,實踐者所擁有的資本組成呈現出一種狀態,即在經濟資本的量增加時,文化資本的量則減少,反之亦然。因此,在他的觀點下,階級的層級結構呈現出的是一種新的樣貌。比方說,在優勢的階級裡,高級與中級教育的教師是以文化資本為優勢的次階級,而工商業的大雇主則是以經濟資本為優勢的次階級。自前者到後者,階級擁有的文化資本減少,而經濟資本增加。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以文化資本為優勢的次階級與以經濟資本為優勢的次階級對所謂的正當消費文化進行象徵性鬥爭時,會出現下列情形:文化優勢的次階級主張,消費應當是以最少的成本和最樸素的方式進行,以最低的金錢成本達到最高的文化利潤。Bourdieu稱之為制欲的知性品味。經濟資本優勢的次階級主張,應該以最昂貴、堆奢侈的方式進行消費,Bourdieu稱之為享樂主義的布爾喬亞品味。這是自資本的方式建構品味的形成。

3.活動領域field:
Bourdieu將領域界定成一個網路或形構,它是由社會地位之間的客觀關係所構成的網鹿或形構,他主張,社會科學的真正對象是這些客觀關係,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活動領域中,人是社會的實踐者,他們並非由社會所操控的木偶,而是能主動參與到活動領域之中。而每一個活動領域都是一個鬥爭的場所,佔有優勢者會一直受到來自弱勢地位者的威脅與鬥爭。而在品味的形成上,就是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何者才是權力關係中的優勢資本的鬥爭。

總結Bourdieu的理論,他所描繪出的日常生活實踐,有一個明顯的焦點,就是對「才氣(competence)」的強調。他所注意的是為什麼有些實踐者有其他實踐者所沒有的才氣,通常一個人所具有的才氣不是遺傳得來的,也不是先驗賦予的,它是習性、資本與活動領域因素共同造就而來的。總之,才氣不是一個「才藝能力」的概念,而是一個「權力」的概念,是在階級中所培養出來的。自他的理論中所歸納出的才氣的要件,包括了解碼的能力、社會的認可與正當的儀態。消費的四常生活實踐需要此三者的同時配合,而它們均來自階級,因此才氣是一個權力的概念,使品味也成為權力的概念。

談消費的全球化

談消費的全球化,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消費貨幣算不算是一種消費呢?打開電視,十則廣告中可能就有一兩則是跟信用卡有關的,「花旗玫瑰卡:認真的女人最美麗」;「Hello Kitty Card」,是打著「ㄎㄚˇ ㄨㄚ ㄧ•(日文的可愛的)」的噱頭;富邦銀行也打出了「刷卡累積身價」、「三十元也要刷卡」等等宣傳。這些廣告,莫不鼓動著人心,讓大家都想人手一卡,沒事就可以亮一下,在沒錢時就可以在戶頭裡預刷。當我們在討論像信用卡這樣塑膠貨幣的使用時,一個很有趣的想法是,當人們走到銀行裡,或是在鬧區的街旁,抑或在來校宣傳的攤位上辦了他的第一張或不知乙是第幾張的信用卡時,這樣的行為算不算是消費呢?

我認為是的,雖然這樣的消費不用花你一分一毛,而看似優惠也多於付出,但是根據經濟學的原理,資本家不是慈善家,也不是散財童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羊毛更是出在羊身上。所以當我們去辦一張卡,也就是「消費」像信用卡這樣的商品時,我們只是延後了付出代價的時間,而誰又能計算我們日後在每一筆信用卡消費中,要回饋多少給銀行呢?

不過,有關於銀行如何利用信用卡剝削消費者此一議題,不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內容。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信用卡的全球化。我想,在推出信用卡的所有銀行中,恐怕「國產」的是屈指可數吧!而比較大的幾家銀行,更是以美國商業銀行為首,標榜著一種高水準的生活型態,打入了臺灣的市場。試想一個很有趣的情形:如果信用卡的廣告本土化,也就是像麒麟一番啤酒一樣,在藍天白雲,微風烈陽下,一群原住民捕魚的喝吆聲中,由吳念真念著這樣的旁白:「富邦信用卡,有夠贊!」這樣的廣告一定會讓人印象深刻吧!但是為什麼印象深刻呢?不是因為說了多少這個信用卡的好處,或是這個信用卡的造型特別突出,而是我們在觀賞這樣一則廣告時,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詭異。是的!就是詭異,因為真是太不搭調了!信用卡與本土化,似乎怎樣也配不起來!信用卡再怎麼樣,都還是一個舶來品,一個「阿ㄉㄡ啊」,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種消費的近便性,而是一種挾於其下的生活型態。當我們在消費信用卡時,我們不是在買著美國人開私家車進俱樂部的上流階層形象,就是買著日本原宿街頭打扮的千奇百怪、花枝招展的青少年文化。至於原住民的生活,笑話!有人要買這種穿著粗布衣服在太陽下揮灑汗水的生活方式嗎?(請聽得出來這一句是反諷,OK?)

我是個不怎麼欣賞現代生活的人,對我來說,生活與手機、B.B.CAll、照像貼紙以及象腿襪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遷聯的,因此如果說我這樣的人有一張信用卡,聽起來也真的是蠻怪的。不過,拜現代社會的種種規章所賜,我居然也有一張副卡,真是夠稀奇吧!這是我去年因為要去英國讀書,我父親怕我帶的錢會不夠,帶我到中華路一段上的大安商業銀行辦的。在歐美社會中,信用卡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電話卡、公車票卡一樣,多一張、少一張都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對在臺灣生活的人們而言,尤其是中下階層,現金交易仍算是多數,人習慣是只有在現金帶不夠時,才勉為其難地拿卡出來刷一刷。因為這種東西文化的不同,使得沒有一張卡,到了英國簡直會寸步難行,比方訂個房間、訂張音樂會的票,都不能不給出卡號,而且這張卡還得是VISA卡才被接受。總之,如果不是因為要踏入異地,我可能也不會有這麼一張信用卡吧!因為自我回來之後,那張卡塵封在我的抽屜中已快要半年了!

所以,我不是要討論它對我的影響(基本上影響是微乎其微),而是要來討論消費信用卡與我父親的關係。在十年前,信用卡還不是十分普及的時候,我父親一個人卻獨擁近二實張卡,每個銀行的都有。他對信用卡的消費,在那時已經到了一種來者不拒的地步。那時人們對信用卡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也沒有仔細思考過信用卡與理財的關係,就連聰明如我父親,也是毫無概念地亂刷。到百貨公司,去吃飯,住宿,買衣服,等等,若非攤販沒有刷卡機,他一定也是會毫不猶預地掏出這樣一張卡。我想,我父親這種「三十元也要刷」的典型,一定是各銀行的頭號雇客吧!但是,漸漸地,帳單寄來了,一張又一張,而我父親消費上號無節制的概念(連用現金消費也是如此),終於讓他刷爆了好幾張卡,成為各銀行通緝的對像。漸漸地,我看到他不再帶卡了,每一張都成了我的收藏品(我有替我父親收藏他用過的一切『卡』,包括外國的電話卡、公車卡以及信用卡的習慣)。因此,為了要讓我去英國,他在大安辦的這張正卡,也是好久以來他又重辦的第一張。

我覺得一個很可以討論的事是,十年前,我父親才剛到中南半島去工作,其實他並沒有那個一天到晚刷卡的必要。而且,我們家的收入也算小康而已,用信用卡消費是要扣利息的,我想這一點我父親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為什麼他還是無厘頭地辦了那麼多張,而且還一天到晚拿給我看?

我所想到的可能只有一點:炫耀。

因為信用卡代表的是典型美式的生活方式。在十年前,生活仍舊辛苦,我父親隻身到中南半島與南洋群島去開創事業,他必需尋找好的事業伙伴,他必需讓人相信,他是一個有前途、有遠景、有擔當的人,我想這些都可以從一個人的消費方式看出來。如果一個人消費時是扭扭捏捏,小家子氣,顧忌這顧忌那,我想不會有一個生意人想要跟他合夥吧!但是,要付帳時,就從皮夾的N張卡中隨便抽出一張,說「哎,太多張了,真是不知道用哪一張才好」,這種感覺,即使虛榮,即使膨風,卻讓人感覺很大方。更何況,信用卡它所攜帶的美式精神,對所有生意人來說,都是他們所亟欲追求的目標,US總是跟Dollar連在一起的。信用卡的背面,涵概的是無數令人想望的高生活水準啊!

不過,也許是刷爆卡的教訓,也許是我父親在中南半島為自己奠定了一定的地位,已不需要信用卡的隱含的文化資本作為襯托,他現在則是能不用則不用。而信用卡消費的一般化,讓我們現在一想到信用卡,只想到穿著漂漂亮亮在西們町鬧區亂晃的高校女生,托著大包小包在百貨公司採買的媽媽,或是下班後協同其他三五好友一邊聊辦公室八卦一邊「血拼」的OL族。信用卡給人的感覺是十分的通俗化,而不再只代表一種有擔當的商業的亨的形象。在此我們就看到到了一個典型的上層階級(雖我父親不怎麼算)放棄了業已通俗化的消費方式,而改採另一種消費方法。所以,消費的確是維持了一定的階消費的確是維持了一定的階級界限,只不過我想這種階級不是因為前代財富所得來的,而是個人想追求某種生活型態的所得。

至於這種全球化的消費信用卡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呢?我想,在信用卡漸漸通俗化後,它不可避免地對我們產生影響,其中一點就是讓臺灣的人們更習於西方式的生活品味,由其在女性的身上,因為消費信用卡,信用卡消費,使得女性對自己的財富握有更多更主動的掌控權,而信用卡所挾帶的文化意涵,也讓女人們習得了更多西方式的女性自信(這是許多信用卡所標榜的),少女們也借由這種「文化的入門物」(尤其是打著Kitty或是Miffy的信用卡),讓她們心中有「漸漸成為她們所想成為的日本人」的感覺。我想,在消費信用卡的行為中,臺灣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漸漸西化與日本化,更嚴重的是因為大部分人不認為信用卡是「被消費」,而是「去消費」的,因此人們就更加無意識到他們暴露在信用卡的文化威力之下。實情是:「消費/選擇」信用卡的過程,就經歷了一此文化認同。

參考書目

《性學大庫 我們的性III 性功能失常、性治療、疾病與性、性病》江漢聲編著,江萬暄審訂,藝軒圖書,1992年1月

《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Consumer Culture and Spatial Structure—Theories and Application》陳坤宏著,詹氏書局,1995年6月

《台灣金賽的性學檔案》江萬暄著,健行文化,1997年11月

《社會學辭典》David Jary and Julia Jary,貓頭鷹,1998年9月